会员登录 | 邮箱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原投资者教育下级栏目 > 信托ABC
信托ABC
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做理性投资者
2020-09-11 来源:英大信托 浏览量:

你是理性投资者吗?--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对待投资理财也有着不一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我们大致可以将投资者分为四种类型:

1)  保守型:这类投资者属于风险厌恶型,承担风险系数极低,他们的目标是资产的保值而非增值,选择理财产品时比较谨慎,比较适合选购银行存款、固定收益类产品、高等级债券、货币基金等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

2)  稳健型:这类投资者通常风险偏好为中性,他们既不追求高风险高收益,也不会厌恶风险,选择理财产品时比较理智。他们的目标是本金的稳健增长;蓝筹股票、各类基金、债券等风险适中的理财产品都会是这类投资者适合的选择。

3)  积极投资型:这类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他们的目标是在投资中获得高额的回报,他们一般投资时间较长,投资的产品种类风险偏高。成长型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通常会成为他们的选择,但是,在资产配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分配资源哟。

4)  投机冒险型:这类投资者通常财务状况良好,投资经验非常丰富,空闲资金较多且风险承受能力很强。为了追求投资组合的最大收益,愿意承受资产组合价格波动而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对冲基金、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垃圾债券等会成为他们的选择。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到心中有数了呢?--要做一名合格的理性投资者,除了要记住风险和收益永远是成比例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之外,还要准确识别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做到能识别、不参与、敢揭发!

非法金融活动通常有以下套路:

1)“天上掉馅饼”:所谓天降馅饼,通常只不过是个陷阱。“阿姨您好,我们是医院的工作人员,邀请您免费来做个体检,顺便了解一些养生小知识和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我们的理财产品都是保本保息的,保证每个月能返给您20%利息”,诸如此类充满诱惑的“馅饼”在现代社会屡见不鲜,理性投资者们可要多多核实,不要盲目相信熟人介绍、宣传造势、专家推荐等等,不被高利蒙蔽双眼。 

2)“一夜暴富”:此类不法分子多利用所谓的内幕消息或者时下热门产品宣传造势,营造出“早买入、早分红、早暴富”的假象。比如,2016年发生在杭州的案例,“能量锎”项目号称是一种新型“虚拟货币”投资项目,安全有保障。主犯夏红明在各地投资会上吹嘘锎币的价值只涨不跌,并开设虚假的电脑交易网站和手机APP,操纵锎币的市值持续上涨,让投资者花重金购买锎币,通过交易、买卖、提现等模式,让投资者信以为真。“早期,1锎币价值16虚拟美金,随着人数越来越多,资金盘越来越大,1锎币涨至巅峰价值33虚拟美金,差价提现让不少投资者尝到了甜头。”办案民警介绍。2016年6月,平台处于发展初期,夏红明靠着他在传销界的“老朋友”,在全国各地发展下线,加速了吸金进程。但是“好景不长”,2017年9月,国家出台规定管控虚拟币交易。一时间,不少投资者感到恐慌,纷纷要求提现,但平台吸纳资金远远不足以兑现天价市值的锎币,能量锎瞬间崩盘。办案民警表示,“当时能量锎总的市值被炒至数百亿元,但是投资者实际投入总资金仅几十亿元,而且早已经被夏红明团伙以各种方式转移他处,平台只好停止提现。”夏红明团伙一边操控境内的锎币市值跌至谷底,一边又将投资者视线转移至香港“智慧天堂平台”,让投资者去境外投资升级版的能量锎,到那时投资者才意识到被骗了,可为时已晚。

3)“培训陷阱”:想要充实自己,业余多学点东西,想让孩子课外多一门兴趣爱好,这些本来都是顶好的事情,但是这种心理却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非法敛财的途径。比如2011年的真实案例,何某在重庆注册成立某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未经教育、金融等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何某让公司业务员在广场、公园、步行街等人群聚集地宣传其“学习卡”教育投资项目,承诺投资者购买该项目后,每月可获得2%的利息,年收益24%,到期后返还全部本金。然而,何某将吸收的公众存款存入个人账户,并自行安排调遣使用。截至案发,该公司在重庆市吸收资金近1.68亿元,涉及2000余名投资者。2017年2月,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何某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50万元。

虽然,近年来,非法集资形式愈加的多样化,手段也更加隐秘,更加的令人难以分辨;但我们却也不乏反套路的手段,让投资者能够保护自身财产安全,远离非法集资。

避坑指南如下:

1)认清风险与收益的关系,高风险高收益,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是亘古不变的,切勿心存贪念。

2)告诫家中老人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尤其是对老年人嘘寒问暖,花大把时间陪聊天的,遇事多与儿女商量,或者找居委会咨询意见亦可。

3)购买任何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核实其真实性,查明相关企业是否为合法企业(除商业银行、公募基金等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依法批准的金融机构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相关客户经理是否为该企业员工,该产品是否真实存在,可通过拨打相关理财机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切记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购买理财产品,不可轻信他人私下转售或者转让的理财财产,更不可往其私人账户打款。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分享。致力于尊重版权,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