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百瑞信托发布了《信托财富管理报告》,阐明了信托在财富管理市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里刊出摘要版,以飨读者,详细报告可咨询百瑞信托博士后工作站。
一、经济发展与高净值人群成长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2011年GDP实现47.2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我国GDP增速目标设定为7.5%,这是多年以来首次低于8%。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后,经济基数增大,我国主动降低宏观经济增速,追求有质量的增长,反映了中央对于经济转型的决心。增长目标降了,含金量却在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高净值人群的形成,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胡润百富和福布斯中国财富榜单。福布斯定义的千万资产主要是可投资资产,而胡润的研究中则包括房地产资产,由于高房价的广泛存在,后者得到的千万富豪人数要显著高于前者。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我国高净值人群已经比较庞大,而且处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
二、财富管理机构选择
信托在美欧财富管理中的地位由来已久。如贝西默信托最初是钢铁巨子亨利•菲普斯的“家庭办公室”,1974年之后逐步向更多高净值客户开放财富管理服务,截至2011年末,管理资产达到624亿美元,享有2100多名客户,平均客户资产达到2890万美元。
国内财富管理市场发展步伐加快,各类机构纷纷加入,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谁能发展成为最佳财富管理机构?银行、证券、保险还是信托,亦或PE基金、第三方理财等新兴组织?
金融体系发展的主线是其功能而不是机构目前的份额。从国际上来看,高端财富管理的主流机构是私人银行、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分别着重发挥了客户网点优势、财产传承优势和投行优势。美国大型银行利用广泛的网点和丰富的客户积累,通过旗下的信托公司和私人银行部来完成高端客户财富管理。而从国内的情况看,由于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大多数银行短期内不会拥有信托公司,而高端财富管理不可缺少财产隔离、财产传承、税务优化等信托具有的优势功能,因此从功能观点来看,国内信托公司有希望发展成为最佳财富管理机构。
随着国内财富管理市场的逐渐发展,信托理念在现代金融产品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国内多个金融子行业都在借鉴信托理念开展业务,如银行的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保险公司的投资连接保险,而国内私人银行欲通过“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概念来推进其财富管理业务。但只有信托公司才能更好的在信托法律框架内提供信托服务,实现财富管理的“长治久安”。信托拥有最有利的财富管理制度基因。
信托公司高端财富管理的投资范围非常宽泛,不局限于信托公司自身开发的集合资金信托,也不局限于银行、保险、股票、债券等产品,还可以引入包括房地产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实业投资以及衍生品等品种,并且可以在地域上做到全球配置,用丰富多样的投资满足高端客户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
三、信托财富管理市场概况和发展趋势
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揭开了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序幕。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财富的积累和信托法规的逐步完善,信托公司业务模式逐渐转型,努力拓展信托本源业务,同时开始聚焦高净值客户,从各项指标来看,我国信托业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据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信托公司注册资本871亿元,净资产1633亿元,信托行业管理资产规模4.8万亿元。过去五年间,信托行业注册资本增长了98%,净资本增加了2.3倍,信托资产规模增加了12.9倍,信托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发展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这是“信托”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家级规划中,表明国务院层面开始重视信托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巨大作用,这将对信托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与信托业更加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信托资产在GDP中所占比例依然偏低。2008年末,美国和日本的信托资产占其GDP的比例分别为187%和154%,同期我国信托业的信托资产占GDP比例仅为4.1%,仅为美国的2.2%、日本的2.7%。
按照7%-8%左右的增速来估算,到2020GDP有望接近100万亿元的规模,而信托行业按照十年五倍,也就是18%的增速达到25万亿元,则信托资产占GDP的比重有望上升到25%,比目前上升一倍以上。
四、信托投资理财
在投资理财目标选择上,我国高净值客户更加注重收益性。这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是相关联的,当前财富持有人大多是第一代财富创造群体,善于把握经济增长中的财富机遇,对于增值有着更高的要求。不少客户对于保值不以为然,而实质上不同的投资理财目标,其导致的资产配置是不同的。信托公司发行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能够较好的兼顾保值和增值的现实要求,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受到2008-2009年宽松货币政策的惯性影响,2011年中国居民CPI指数保持高位,在此情况下,居民迫切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持有资产保值增值。目前金融市场的理财产品中,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保险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产品以及公募基金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主要的理财产品中,唯有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高达9.11%,超越CPI指数,信托产品的发行受到追捧。目前市场上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基本在7%-13%之间,部分投资类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可能更高。
信托公司应该建立与高净值客户相适应的信托产品体系。过去几年,信托公司更多的是从产品角度出发,结合国情,拿出切实可行的产品,以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代表,为客户财富保值增值做出了有益探索。面向未来,应该探索建立与高净值客户相适应的信托产品体系,把国外的对冲基金、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基金理念借鉴到国内,建立包括基础设施信托产品、房地产信托产品、证券信托产品、PE产品、产业基金、并购信托等共同构成的信托产品体系,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搭配组合,形成与高净值客户相适应的信托产品体系。
以客户为中心,再造信托业务流程。目前不少信托公司内部架构是围绕信托产品设计的,而面向客户的部门不够突出,可以把营销团队建设、投资顾问团队建设、投资策略报告提供作为突破口。据调查,亚洲富裕人士对于私密性更加重视,倾向于使用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不愿意把财产数额及其配置告诉某一家服务机构。投资策略研究报告的优势在于,通过展示投研实力来赢得客户的信任。
五、财产传承
高净值客户具有个性化的财富管理和传承需求,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不仅有财富层面的传承需求,而且有家族企业股权管理层面的需求。
公司治理机制的健全,职业经理人的引入,使得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促进了企业的繁荣,而信托机制的引入,使得受益权进一步独立出来,在保证家族成员收益的同时,保持家族对于公司股权和财产的控制。
以公司股权设立信托,统一对于公司行使股东权利。而家族内的所有人通过享有信托利益的方式分享家族财产利益。通过信托方式,可以推举家族内年长者或者有威望的人主持信托利益分配,而由家族内最有能力的人担任公司领导职位,并聘任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家族和企业不同的文化和利益机制可以通过信托协调到一起。
民营企业家创富以后,由于企业成长边界受限、企业成长历史环境难以再现、家族继承人不愿到企业接班等原因,家族可能会考虑放弃对于公司股权的控股地位,转而追求财富的多元化配置,通过财务投资享有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这种情况以单一股票为典型代表,初始信托财产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信托目标是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中,逐步完成信托资产的多元化配置,从而使得受益人获得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投资收益。对于持股多元化本身来说,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同样也是很擅长的,由信托公司来操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好的匹配不同家族成员的利益需求,而不必把股票分给每一个个体来单独处理,并通过财富理念的养成,来促进财富在代际间流转,而避免通过单个个体的过度消耗造成财富的不当流失。
六、公益信托
公益信托泛指救济贫困,发展教育、文化、艺术、环保、医疗卫生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而设立的信托计划。公益信托作为国家鼓励和支持的信托业务之一,是高净值人群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认同度的一种重要方式。信托公司公益服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信托公司自身发起公益信托,高净值客户可以通过参与信托公司的公益信托计划来参与慈善活动。以百瑞信托为例,百瑞信托于2008年10月推出了河南省内首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信托计划——《百瑞信托•郑州慈善(四川灾区及贫困地区教育援助)公益信托计划》,该项目采用开放式设计,引入郑州慈善总会作为信托监察人对资金投向进行监督,最大限度的保证项目运作的透明性,逐渐建立起公益信托特色的慈善捐赠模式。
其次,信托公司可以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公益咨询服务。借鉴国外信托公司在税务咨询、慈善产品、慈善捐赠计划等方面的经验,为我国客户探索合适的公益信托计划,提供合理的捐赠咨询建议等,在高净值客户表达慈善尽到社会责任的同时,达到财务优化。
最后,信托公司可以为基金会等公益机构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信托公司是专业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在非资本市场投资领域具有较高的投资能力。目前,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7%-13%。对于公益机构来说,通过信托公司进行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同时降低投资管理成本,优化投资过程。随着社会公益环境的逐步改善,公益信托相关实施细则有望逐步完善,高净值人群财富的积累和社会公益意识的增强,信托公司公益服务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作者:百瑞信托研发中心 高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