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邮箱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私募独立开户对信托通道冲击不大
2014-03-24 作者:刘明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量:
    私募作为基金管理人独立发行产品的时代已经来临,传统私募发行的平台——信托公司,会否受到影响?证券时报记者多方采访获知,即使可以独立发行产品,私募基金也不会完全放弃信托平台,因为信托公司对其而言绝不仅仅是一个通道。
 
    中国的阳光私募始于2004年,由“私募教父”赵丹阳与华润信托合作开创,私募基金公司以投资顾问身份行使实际管理人角色。此后虽然也有私募借道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等通道,但信托仍是阳光私募发行的主要平台。
 
    而早在私募备案登记之前,信托公司已经在寻求与私募基金更多的合作可能。如华润信托发行成立了私募中的私募(TOT),专门投资阳光私募,其于2009年、2010年分别发行的华润信托托付宝TOF-1号和华润信托托付宝TOF-2号,最新单位净值分别为122.76元、119.5元,同期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23.45%、24.27%,体现出其专业甄选能力。平安信托则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私募风云排行榜工作,为投资者提供私募产品精选建议。
 
    华润信托一位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私募基金独立发行产品肯定会对信托的阳光私募业务产生一定影响,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信托平台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通道,还可以为阳光私募提供估值、清算、运营等诸多服务,并且信托的渠道和品牌对私募产品的发行也有帮助。
 
    平安信托相关人士也表示了类似观点,并称最近几年来,信托的通道费用已经有所下滑。平安信托多年精选的私募基金合作伙伴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对投资者选择优秀产品很有帮助,也有助于平安信托平台的私募产品发行。
 
    不过,如今信托公司的通道资源不再是唯一,也会迫使信托思考未来的业务方向。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华润信托去年就有考虑从事私募的估值、清算等外包业务,甚至考虑成立一个独立子公司来做这方面业务。
 
    在这方面,信托公司其实大有可为。过去多年的合作,信托公司在为私募提供的各种衍生服务已经熟门熟路。
 
    即使不考虑这一点,信托平台还有大量留存的私募基金产品,这部分产品退出信托的可能性很小,此外,部分私募还会继续通过信托发行产品。
 
    私募方面对此则各有不同意见。深圳一家知名私募告诉记者,即使以后可以独立发行产品,可能还是会选择和信托公司合作,由于长期的合作关系、信托的渠道等,通过信托发行可以比较省事。
 
    上海一家已经获颁登记证书的私募公司总裁也向记者表示,虽然可以独立发行产品,但并不会完全放弃信托平台的合作,信托的渠道优势非常明显,而且通过信托平台发产品与独立发产品还是存在一些规则差异,比如合适投资者规定不同,私募还是会选择性地与信托合作。
 
    在上述私募总裁看来,虽然证监会合适投资者的具体规定还未出台,但基金业协会对合适投资者的建议条件要求个人投资者的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机构投资者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信托则通常没有这方面要求,估计未来证监会对合适投资者的要求可能会比信托平台的要求更高。
 
    但是,也有私募表示,与信托合作发产品,产品关系比较复杂,涉及信托、私募、投资者、托管行等多个方面,自己独立发行产品的话结构会比较简单。